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完成“環衛市場化”、“環衛車電動化”、“城市大管家”三大改革任務之后,正朝著“環衛智能化”邁進。
深圳市政府采購網消息,11月4日,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環衛一體化及綠化管養服務項目開標,服務期3年,合同期服務費總額近1.4億元。
該項目要求供應商開展人工智能環衛作業試點工作,實現主要道路(含人行道、輔道)、公園廣場、背街小巷等適合人工智能作業區域全域環衛人工智能作業,同時建立智慧化運維服務中心,負責試點區域人工智能環衛作業的整體運營和管理。
這是近期內深圳市第二次開出的街道級無人駕駛環衛項目。
不久前,深圳市福田區華富街道物業城市無人駕駛服務項目和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街道環衛一體化(城市管家)無人駕駛環衛服務項目開標,兩個項目成交年化總額5192萬元,三年期合同金額超過1.5億元。
隨著這些環衛智能化服務項目的開標,無人駕駛智能環衛在深圳市場完成了從“小試點”到“大項目”的關鍵一躍,以無人駕駛環衛車為代表的環衛新質生產力,正從配角站到C位,走向環衛大市場。
四十年來,深圳市從“環衛市場化”到“環衛車電動化”再到“城市大管家”,“環衛智能化”路上再做先行者、探路人。
環衛市場化
1984年,深圳市成立了全國第一家環衛企業(民營),率先在全國完成全域環衛市場化改革,并點燃我國環衛市場化改革“星星之火”。
環衛車電動化
深圳作為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和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全市從2018年開始推廣使用純電動環衛作業車輛,截至目前,環衛作業車輛電動化率已達85.1%,并計劃在2024年實現全市生活垃圾轉運車全部清潔化替代。
城市大管家
深圳市從2019年開始引進“城市管家”概念,龍崗區2020年率先進行試點。今年3月份,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關于全面推進“街區制”城市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2024年在全市74個街道全面引入“城市管家”,推進“街區制”城市管理改革。
環衛作業智能化
2022年,深圳市出臺《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率先為智能網聯汽車立法。2023年2月,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環衛作業機械化、智能化的通知》,提出要求:每個街道至少有一個無人智能清掃應用場景試點。
截止2023年底,深圳全市范圍內已打造出近三十個不同規模無人環衛清掃應用場景,總體配置無人環衛清掃車共計70臺左右,預計今年可達到接近200臺無人環衛車的部署。
今年7月份,深圳市入選工信部等五部門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無人駕駛智能環衛迎來快速高質量發展新起點。
(點擊閱讀原文:深圳環衛市場再迎“新玩家”!兩家“無人駕駛”三標近3億 )